商業分析師:下一個文創重鎮,真的會在臺北嗎?」


最近剛好看到了商周這篇《玩真的?紐約大亨要把臺北變文創重鎮》
字裡行間中充滿了對於「文創臺北」的想像與盼望,
我第一次看到這篇文章的時候也覺得興奮莫名,
總覺得未來文章內所描述的願景,好像離我們不遠了。

但真的會真的這麼順利嗎?

我想我們可以分析大環境的「經濟條件」、供給端的「策略」,
以及需求端的「文化底藴」等兩個面向談這件事情,
或許可以借此診斷出台灣在發展文創產業上可以進一步思考的方向,
因此,這篇文章可以用這張概念圖來解釋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內容。



由於過去在外交系學習的經歷,
讓我自己很喜歡用這種「層次分析」的方式理解事情,
過去我們習慣使用「體系--國家--領導人心態」來分析(以及寫申論題)、
來了解一個政經政策的產生,在這邊我則是使用類似的「天--地--人」結構,
為台灣文創產業發展上的「經濟條件--產業策略--文化底藴」
做一些簡單的分析與分享,大家可以一起討論討論,
以下就先從經濟條件(天時)開始說起:

*經濟條件(天時):匯率政策是個重要角色

這部分主要的問題會跟國民消費、以及和總體經濟政策,如匯率有高度關聯性。
由於文創產業的發展,除了國內的消費狀況,有很大一部份關係到海外的銷售、
國外來台觀光等情況,因此匯率在文創產業(以及其他產業)發展上,
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而相關的資料和分析報告,大家可以 Google 找到更多,
因為今天這篇文章想多談一些關於文創產業相關的課題。

*策略層面(地利):完整的文創生態體系是關鍵成功因素


這個面向可以從政大科智所李仁芳老師
他五年前的著作:《創意心靈:美學與創意經濟的起手勢》中,
看到一些不錯的概念,以及老師對於文創產業、對於創意經濟的看法。

在這本書中,李老師用他簡練優美的文字功力,
去描述了一個又一個經典的創意心靈典範,這其中最吸引我目光的,
莫過於老師對於在日本京都多次旅行中,所觀察到的創意經濟學。

儘管這本書中,老師身為創新學者的研究能力,常常會被他美麗的文筆給掩蓋,
使得第一次看的時候,覺得本書寫的有點像「文創之旅遊記」
寫的是老師對於日本人「生活形態」的刻畫,
但當我再次拜讀時,才發現章節與段落中間,常常有其一針見血的分析。

。日本動漫畫產業的啟示


舉例而言,在談到吉卜力宮崎駿的時候,
不只是讀到如臨現場的訪談寫作,老師也帶大家拋出一個重要問題:

「如果在台灣,宮崎駿還會是宮崎駿嗎?」

老師對於這個問題持否定答案,並用實際資料點出日本動漫畫產業的結構:
是以電視台作為跨產業的核心,結合動畫、遊戲、漫畫等產業運作,
輔以專業的製作公司如 Production I.G 、專門投資動畫的創投基金支持,
以及背後強大的動漫畫人才供應庫、智慧財產&專利流程等,
經過長時間發展下,整套產業體系彼此的協調與連結,才有今天的成果。

如果用策略的觀點來看日本的動漫畫產業,事情會變得更加明朗:
其各個支援產業就像是公司旗下的部門、資金與智財法律就像外部的環境...依此類推。
我們知道一個策略的成功關鍵,在於「取得優勢資源」以及「運用資源的效率」
前者會因為所從事的產業、經營團隊的能力與人脈而有所差異,
而後者則是牽涉到組織的管理能力、組織如何更有效地使用資源等面向;
使用資源的方法會形成流程,流程和流程的協調會創造一個「體系 or 網絡」,
而緊密連結的「體系 or 網路」正是塑造和對手差異的主要來源。

就以日本動漫畫產業來說,今天或許可以從創投拿到龐大的資金、
或許可以因為政商關係良好而取得法規制度上的優勢.....等資源,
但如果製片超強、導演破爛,導致流程和流程間不協調,
那麼整個效果是會大打折扣的,因為策略的淨效果不是加法和減法,
而是需要緊密配合的「乘法」,只有特定的部門一枝獨秀是不夠的:
因為沒有協調,就不會產生策略的真正力量; 策略無法產生真正力量,
不是被競爭對手給擊敗,就是會造成無謂的成本浪費而自我衰敗。

我們可以大膽的推論:日本不只是擁有優異的創作者(產品的核心),
也因為擁有這整個動漫畫產業生態系統的支援,使得像宮崎駿這一類的創作者,
有能力可以專心地發揮出自己在動畫上的長才,而不用費勁地在創造內容的同時,
還得花心思去煩惱資金、法律、人才、政策、行銷、片廠......,
生態體系中的專業分工、充沛的人力資源供給、社會的支持,
這些都是讓日本動漫畫產業成長茁壯的關鍵因素。

(註:關於目前日本動漫畫產業的最新狀況,可以參考這篇文章

。台灣的狀況與發展



而台灣的情況呢?

我記得一兩個月前我曾在「中小企業行銷價值躍升研討會」中,
有機會聽到魏德聖導演、悠遊卡劉奕成總經理以及我們洪順慶老師的對談。
雖然目前慢慢地有部分的創投&私募的資金投入,
但魏導在對談中仍然提到自己必須常常去「找錢」的情況,
並且也不時地,得面對電影創作者與商業現實之間的角力與拉扯。

延伸這個情境,這其實很有可能也是其他文創業者的困境,
重點不在於「資源」,因為這些資源都潛藏在社會當中,
真正的問題,在於缺少把這些資源挖出來、並整合的專業人士,
應該將時間花在創作的創作者,反而得做這些他們可能不慎熟悉的業務,
這種不符合專業分工的原則,也將造成下列這種惡性循環:

{已經有限的經濟資源+不專業分工造成無謂的資源浪費 --> 
浪費造成資源低報酬率 --> 低報酬率削弱資源投入的經濟誘因}

要切斷這種惡性循環,需要充足的「文創資源整合者」,
可能是吉卜力工作室的監製、宮崎駿背後的助力鈴木敏夫這樣的角色,
也可能是創作者的專業支援機構,如前面所提的 Production I.G、
電玩的 Square Enix,或是出版界的角川文化。
不論是用哪一種方式,都非常仰賴大量的管理人才投入,協調文化界與商業界的資源;
換句話說,文創產業需要李仁芳老師口中的「美學CEO」。

雖然目前的狀況艱困,但非常棒的是,
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人重視「文創產業生態系統」建立之重要性,
例如五月天阿信和滾石音樂陳勇志所共同創立的「相信音樂」;
例如 appWorks之初創投 的育成團隊、插畫家平台的新創企業 Fandora愛藝術;
例如 FlyingV 這樣的群眾募資平台......,
這些節省創作者時間的新興支援機構,是未來文創產業發展的重要骨幹。

台灣的文創產業發展像拍一部電影,演員到了、導演來了、資源在等著了,
就只差監製(美學CEO、文創資源整合者)投入、整合並發揮資源的最大效率。
這或許是我們這些念 MBA 的學生,未來可以投入的方向,
不只是去一般的工商製造業、金融業,當一個大體系的小螺絲釘,
而是有可能運用充分運用自己的能力,去改變一個產業、國家的命運。

我們可以歸納出:管理人才短缺是台灣文創產業的一個重要阻礙,

但如果更進一步思考:為什麼優異的管理人才不選擇投入文創產業?

*文化底藴(人和):高素質的「生活者」,是培育高品質「文創業者」的土壤



表面來看,上面這個問題的答案是「投資報酬率不高」,
除非擁有非常高的使命感與動機,否則一般而言,
MBA 學生會選擇投入能提供更高薪水、更加穩定的產業去服務,
而不是選擇投入看似搖搖欲墜的文創產業,僅僅為了一句「改變世界」。

不過更進一步來看,雖然我們很喜歡跑咖啡館享受小確幸,
雖然我們很欣賞並羨慕文創工作者的才華,
但我們往往站在一個旁觀者的角色在看待這件事情,
真的要進入相關產業工作時,多少會面臨來自於生計、家庭以及社會的壓力。

我認為,這種無形的壓力源於一種台灣的「製造業思維」,
過去台灣經濟奇蹟仰賴著這種「吃苦當吃補」、「愛拼才會贏」,
但隨著時代變遷,這樣的「有形」思維,
反而阻礙了需要「無形」思維的服務業&「更無形」的文創產業發展。

這種無形壓力更體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

對於我所成長、居住的台北市來說,周休二日對於上班族是一種救贖,
因為五天的工作日對於許多人而言,就像是一個殺戮戰場,
悠閒地吃飯、逛街、參與文創活動等,被自我約束是在週末的獎賞,
我們需要去消費這些「文創財」,才有辦法得到接下來五天的工作能量。

但坦白而言,這樣的環境不利於文創經濟的發展。

雖然各個產業相關機構,提供了各式各樣可供消費的文創財,
不過這些資源僅僅來自於供給端的創造,缺乏與民眾生活的對話與深入交流。
少了創作者與觀眾之間的融合,文創財僅能停留在令人歎為觀止的狀態,
而不能成為每一個人生活中的一部份,進而在互動中創造出更多幸福與感動。

*結論:供給面需要生態系統,需求面需要人們享受生活,而需求為供給之母!

好的文創經濟其實是「生活美學」的成果,
而生活美學仰賴每個人對於自己日常生活品質的重視,
台北人其實可以學習台中人稍微緩慢的步調,
多一點機會去享受生活中的樂趣,借此培養對於生活美學的「感覺」,
惟有這樣,才有可能對於「文創財」有更多的對話、更多的尋求、更多的反思,
而這種力量累積起來,才有可能讓這個社會對於文創產業有更多的重視,
促使更多管理人才認同、並投入這個產業,切斷供給面的那種惡性循環。

需求為供給之母(Demand Create Its Own Supply),
挑剔的生活需求,更是優質文創經濟的重要養分。
就這點來看,雖然台北人有資源、有機會,
但除非我們學會如何培養生活美學,
讓「美」、「設計」、「創意」和市民的日常結合在一起,
而不是把它當作「另一個世界的產物」、「假日生活的靈糧」
否則台北市仍然不會是下一個立足全球的文創重鎮。

因此,我們除了可以致力於建立完善的文創產業生態系統,
更應該要培養優質的生活美學、培養挑剔的眼光,
為這個文創經濟創造更多的價值; 而這點需要每個人的參與。


不知道大家有什麼樣的想法呢?歡迎提出來一起討論討論!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閱讀筆記:Manners Maketh Man -- 禮儀,成就不凡的人

商業分析師:什麼是商業模式?不,請不要給我看《獲利世代》...

商業分析師:冗長分析便利商店產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