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分析師:社群網站,不是現實社群的網路版。


進入期末考的階段後,一直都沒有好好地坐下來寫FBN,
反倒是文字化自己平常另一個興趣:在新的網誌平台Medium寫食記
這幾天把些報告、研究計劃之流的事務清乾淨之後,
總算能坐下來好好的構思一篇全新的網誌:談一談商業中的「數字」議題,
但在這準備要來敲敲預定中的數字網誌時,總覺得腦中有個聲音告訴我:

「嘿,先別管數字啦,來寫一寫社群網路的事情吧!」
雖然有點出於自己的寫作計劃外,但我的思緒仍不免轉移到這個議題上。
其實不久之前我也曾寫了篇網誌「給自己不一樣的 Facebook 」
來談談自己是怎麼看待社群網路、怎麼試著把它當作發揮個人影響力的舞台,
但我總覺得「社群網路=舞台」這樣的切入點僅僅是其中一個面向,
這背後應該還有一些性質,是我已經在使用中習以為常、卻不小心忘記的?

於是我想到社群網站運作的根本:加朋友/粉絲團/社團,然後按讚/留言/分享,
表面上看起來只是兩個動作,但如果去深思「加什麼朋友/粉絲團/社團」
這個問題就會變得比較有趣。有人說社群網站是複製了真實世界的人際關係,
但這樣的說法只是對了一半; 也有的人說社群網站是讓人際關係能夠透過網路,
取得更緊密、更無時間地點限制的連結......,這樣的說法也未竟全功。

我個人的看法是:社群網站其實是幫助使用者建立「使用者期望的關係」。

打開自己 500+ 的朋友列表,少部分的人真的是上面每位「朋友」,
都至少有過一次的互動,但大多數的人(包括我在內)卻不是如此,
你可能加過你從來沒互動過的人當作「朋友」,之後也沒有任何線上的互動,
但大家仍保持著這個在現實生活中,會覺得弔詭的「朋友關係」;
而為了合作報告而創立的社團,在那次期末報告結束後的好多年,
我們卻也沒有退出或是把社團砍掉的意思,繼續讓它掛在社團清單上漂流。

更不用提社群網站的「追蹤」&「加粉絲團」的功能,
明明你這輩子不會看見歐巴馬、不會去梵蒂岡找教宗彌撒、不會想跟媽宗痛握手,
但你仍然會去追蹤他們的 Facebook 帳號、Twitter 帳號、粉絲團,
和他們保持一種「另類友誼關係」,好奇這些名人平常都在社群網站上做些什麼,
有多少人在關注他們的消息、今天又哪個網友去他們粉絲團幹譙之類的...等。
你喜歡,可以加這些人事物「朋友」,這完全沒問題,
但有趣的是,你就算討厭它們,還是會「按讚」、「加為好友」。

然而這種看似與現實人際關係相衝突的、一種精神分裂的狀況,
我倒覺得是社群網站所建構的一種新的關係、一種「使用者期望的關係」,
由於社群網站大幅度釋放了我們平常所能控制的社交能力,
我們可以透過各式各樣的「臉友關係」取得資訊、讓陌生人幫你募資、
找到同樣喜歡這部電影或影集的同好......或是最基本的,樹立特定形象等,
這些都可以稱之為「期望的關係」,你不真正擁有和這些臉友間的現實友誼,
卻在每一個網路上的動作間,期望這些臉友關係能幫助你完成某些事情。

我自己的臉書、Twitter 就有這樣的性質:為了取得更好、更精準的訊息,
也加了、追蹤了不少個人及團體的帳號 or 粉絲頁,因為我期望透過社群網站、
透過彼此的「臉友關係」,我可以早一步知道這些意見領袖「是怎麼想的?」。
當你知道這些意見領袖怎麼想的,其實就比很多人早知道事情下一步的進展,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來說,假如有追蹤北美科技新聞大站 TechCrunch,
在台灣的 Tech Orange, Inside 還沒翻譯、整理這些訊息前,
大概就可能比多數人早一步掌握訊息,甚至了解整個科技產業的下一步;
也例如追蹤一些海內外網路圈重要人物的臉書,也會知道他們最近在關注什麼事,
他們最近的興趣是什麼?怎麼看網路這個產業?或是早一點拿到新的資料。

總之,我期望我的臉友關係能幫助我更輕易取得更快、更好的訊息;
我也看過有人是純粹用來當自己藝術作品的伸展台,或作為商業活動的交易所...,
每個人對於社群網站的定位、功能都有自己的定義,但歸根究底,
都是試著透過社群網站的強大功能,來建立自己特有的「期望關係」吧。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閱讀筆記:Manners Maketh Man -- 禮儀,成就不凡的人

商業分析師:什麼是商業模式?不,請不要給我看《獲利世代》...

商業分析師:冗長分析便利商店產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