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分析師:當經濟成為習慣,假設就是義務 -- 經濟學教我的 5 堂課


回頭看大學五年,我認為經濟學是塑造我目前思維方法的骨幹。那些在政大經濟、財政、國貿與金融等幾個系所課程中打下的經濟知識基礎,某個程度形成了我現在思考很多事物的習慣,有的是生活中現象的解讀,對媒體訊息的觀察,但我所謂的「經濟思維」最主要還是用在商業與策略的分析上。今天就來分享我從經濟學訓練中學到的幾堂課:

》用假設來思考

經濟學訓練的第一課,我想最重要的不是教你怎麼畫供給需求線,而是去建立假設(Assumption)、或是說條件(Condition)這個概念。每一個經濟學理論背後,都有一套基本假設存在,例如大部分的自由派經濟學家都會以「人是理性的」的哲學(一樣是假設),去發展出包括「追求最大利益」、「尋求利潤 or 效用極大化」、「市場有效率」......等經濟學基本假設,在這樣的基本假設中去推演選擇行為; 假設其他條件不變(那些年,我們最熟悉的 Ceteris Paribus )的情況下,價格改變對於數量的影響; 或是動了某個條件,讓外生變數(Exgenous Variables)稍微動了一下,看看對於價格和數量產生哪些影響?

這些經濟學思維的訓練過程,讓我養成一種習慣:面對複雜的事情時,先去看看這件事能不能拆解成幾個部分?辨識哪些部分是依存還是獨立的?而每一個獨立的部分,就把它當作一個個假設或條件,先試想其中幾個部分不變、將能改變的部分推展到極限,會變成什麼樣子?把其他的部分加進來處理,又會變成什麼樣的情境?透過這個過程,不只讓我更能發現事物的本質,有時也會從中得到一些新的想法。

》用供需來判斷


幾乎每一個經濟學教授都喜歡告訴學生:經濟學不是供給需求線畫一畫就好了噢,我們還有________要學呢!不過我自己認為經濟學訓練中,供給和需求一直都是現實生活中最好的基本分析工具。「物以稀為貴」就是個很好理解的供需原理、Michael Porter 那很有名的五力分析也是五組供需分析演變過來的。其他包括「律師/醫師/會計師/......為什麼以前可以領高薪,現在卻不一定?」、「為什麼企業不給大學生更好的薪水?」、「為什麼行銷要差異化?」,其實都可以嘗試用供給和需求的概念來想一遍。

》明白規模與範疇經濟的魔力

我自己在做產業分析的時候,因為邱老師的影響,會習慣去看他們成本結構:也就是營收、營收成本(Cost of Revenue / Cost of Goods Sold)和營業費用(Operating Expenses)。在財報上雖然是這樣命名分類,但如果把經濟學的觀念帶進來的話,營收成本相當於經濟學上的變動成本(Variable Cost)而營業費用相當於固定成本(Fixed Cost)。如果像下面這張圖表,把歷年來的這幾個數字相對於營收的比例畫出來,就可以看到這間公司有沒有享受規模 / 範疇經濟的好處,進而去判斷他有沒有相對於其他對手的優勢。


這幾個指標是非常好的分析切入點,而這一切都建立在個體經濟學的理論基礎上,如果再搭配對於產業及公司商業模式的理解與分析,活用這一套從經濟學衍生的分析工具,會了解很多產業與企業的行為,例如台積電為什麼要提高資本支出?為什麼 Tesla / Amazon 還在虧錢但股價屢創新高

「投資具有雙重性(Dual effect of Investment)」


以前寫過文章談這件事情,在這邊引用一下自己的話:
總體經濟學(Macroeconomics) 有個概念,我一直都很喜歡,那就是經濟成長理論、Harrod - Domar Growth Model 裡面「投資具有雙重性」的概念,
簡單的來說,總經的投資(Investment) ,不只是可以消費的財貨,也是能使總供給提升的資本累積過程。在需求端(Aggregate Demand) 和供給端(Aggregate Supply) 兩邊,都能夠同時幫助一個經濟體系創造經濟產值。將這樣的思考方向,套用在我自己身上,就變成我選擇未來主修的原則:

有什麼樣的工作,不只是為自己創造價值(AD),也能幫助其他人創造價值(AS)?有什麼樣的工作,可以藉由自己的專業知識、創造屬於自己的財富(AD),又可以同樣用知識以及財富、來幫助其他人創造財富(AS)?」  
我現在的想法還是沒有太大的轉變:自己賺很多錢?很棒,但如果能成為幫很多人建立自己財富的人,那比較酷; 因為學習與閱讀而得到知識?很棒,不過開一個部落格分享自己所學、在 Facebook 分享你所知道的,甚至是成為一個老師解惑授業,那能創造的價值是以複利來成長的。


》最後,運用動態


大五這年,我選修了金融系張興華老師的「財務賽局」課程。我得承認我這門課學得不太好,考試題目出來都不太會算不太會寫......不過也因為這門課,我有機會去接觸到賽局理論(Game Theory)的理論大架構。在賽局理論的範疇中,我自己比較喜歡「動態賽局」,或者稱「重複賽局」的觀念,這讓我去思考: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事情不是發生一次就結束的,與人往來是如此,企業競爭合作也是如此。

掌握了這點,看事情就會傾向看遠一點,我常常跟朋友說 Amazon 的創辦人 Jeff Bezos 是個大策略家,而非報章媒體所說的瘋子,仔細去研究 Amazon 的發展歷史,就會發現他一直都精算每一步,每一步都是為下一步鋪路,然後逐步把競爭對手擊敗、獲得現在的競爭優勢。

說真的,沒有什麼天下無敵、一招斃命的競爭策略,策略的威力在於能預測對手的下一步路數、並且用一連串的行動迫使對手走到對我方有利的路。這樣的觀念就是動態:你必須考慮到對方的回應,而且可能不只是下一步,而是未來很多步的回應。

以上,就是我大學時所受的經濟訓練,對我思考產生影響的五件事情。

-----------------------------------------------------------------------------------------------------------------
【工商服務時間】:敝人在下正在 Yahoo! Taiwan 實習,還請多支持我們的 Buzz Yahoo!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閱讀筆記:Manners Maketh Man -- 禮儀,成就不凡的人

商業分析師:什麼是商業模式?不,請不要給我看《獲利世代》...

商業分析師:冗長分析便利商店產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