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那條人跡罕至的道路 -- 《The Big Short》(大賣空)電影觀後感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wood, and I,
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
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 


Robert Frost, 《The Road Not Taken》


《大賣空》(The Big Short)是 Michael Lewis 寫的作品,你對他不熟是正常的,但你一定看過 Brad Pitt 主演的《魔球》(Moneyball),再不然也看過 Sandra Bullock 演的《攻其不備》(The Blind Side)。假如你和我一樣對於金融市場感到著迷,那你也一定看過他的成名作《老千騙局》(Liar's Poker),還有一兩年前出的《快閃大對決》(Flash Boys)。

這些故事當然都有一個或多個鮮明的角色性格,但故事所牽涉到的概念都相當複雜,然而 Lewis 先生總能用神奇的文筆把生硬的金融知識給表達出來,讓讀者忍不住一頁一頁地翻下去...不過即便如此,真的要把《大賣空》這部要講 2007 次貸風暴、2008 金融海嘯的故事變成電影?要用 130 分鐘的片長講那些我當初花了好多時間研究的 MBS、CDO 和 CDS?

坦白說我自己在今天進入電影院之前,心中是有點忐忑不安的,深怕自己對於原著小說的高評價會隨著電影一起被大賣空掉...

但《大賣空》的電影確實沒令我失望:整部片的運鏡、剪接相當有趣,Ryan Gosling 時不時地打破劇場的「第三面」牆壁和觀眾對話也令人驚艷(House of Cards 也有同樣的手法); Christine Bale 演出原著第一主角、有亞斯伯格症的 Michael Burry 十分到位,Steve Carell 也讓我驚訝他原來除了當喜劇演員,也能演技大爆發變身為華爾街憤青。

當然,我最擔心會被大賣空的、解釋 CDO 等衍生性商品的橋段,也用了包括疊疊樂、Chef Anthony Bourdain 的海鮮大雜燴與 Selena Gomez 的 21 點賭局...巧妙的帶過去,讓我自己有一種「啊,原來可以這樣解釋!」的感覺,讓我不禁覺得當初花那麼多時間、用錯誤方法理解的自己像個白癡。

就電影本身來說,雖然是個相對冷門的主題、也不一定會被奧斯卡獎青睞,但這是一個講金融風暴的故事耶!導演的功力實在高超到,讓你這 130 分鐘完全不會感到無聊,光這點就值得大家買票進場看了。

等等。身為本商業筆記的忠實讀者,看到這邊你可能會覺得:為什麼這篇電影心得文會出現在這裏?我是不是走錯棚?其實接下來,我才要認真寫我從電影中看到的投資啟發。

或許是之前就對原始版的 MBS、古怪金融工程「奇蹟」的 CDO,還有主角群們拿來和 Housing Market 對賭的房地產 CDS 等衍生性商品有一些基本的理解,我在看這部電影時除了讚嘆導演說故事功力外,把大部分的精神放在 Michael Burry 等主角群們的「心智狀態」上。

這要從最近我在細讀 Howard Marks 的經典《The Most Important Thing》(中文版:有關投資與人生最重要的事),還有他這幾年原文的備忘錄談起。一來是想從中學習大師對於市場的洞見,更重要的是安定自己在這段大盤下挫時徘徊在「恐懼」與「貪婪」的情緒。

Howard Marks 花了很多篇幅在談風險、談防禦性投資,但我受教更多的是他對於投資的理解。投資包含了技術面(Technical)與心理面(Psychological),前者是對於資產內在價值(Intrinsic Value)的評價、標的分析能力的累積,後者則是在面對交易時的心態。絕大部份的主動型投資人(Active Investors)在技術層面都有一定的能力,但往往投資失敗的原因來自於心理面的不成熟:

  • 看到上漲的價格就去追、看到下跌時又不敢撿;
  • 過度自信、將資金集中在某資產上,甚至使用槓桿放大報酬率;
  • 從未思考報酬發生的機率與期望值的分佈,認為事情只會照著自己的想法走;

許多心理學、行為財務學都證明了人類並不是一部完美的理性思考機器,我們厭惡損失剩餘同等的獲益、我們總是被當初買進的價格套住卻從未思考機會成本...即便我們擁有高度的智商去評估出資產的 Intrinsic Value,卻往往忍不住買得太貴、或是缺乏紀律地未在價格下跌時勇於買進。

說起來很諷刺,人類心理的弱點讓大眾無法理性地做決策,卻讓大眾視真正勇於理性做決策的人為瘋子。

而《大賣空》的主角群們就是那群眾人眼中的「瘋子」,他們發現 Housing Market 的不理性繁榮,並為此大量買進與市場對賭的房貸 CDS。這些經營避險基金的「瘋子」遭到訕笑、被投資人贖回資金、甚至準備被告,好不容易發現 Housing Market 準備崩盤、預期他們手中的 CDS 價值應該要上漲,卻發現連應該中立、保護投資大眾的信評機構&證券監管單位也是共犯,不願將真實狀況反映在信用評等上。

註釋寫到這邊不禁打個岔,我一直對當時 Housing Market 沒有 CDS 或是類似保險工具這點感到吃驚,因為這樣的情況是建立在「房地產絕對不會崩盤」、「MBS 只會上漲」這些荒謬的假設上的。市場上任何有價格的東西,背後一定有供給和需求,也一定會有願意&不願意承擔風險的人存在,沒有 CDS 意味著「沒有人認為房地產會下跌」=「沒有房地產下跌的需求」,但這完全沒有道理...也顯示當時金融系統的荒謬。

而他們,最後還得面對金融巨人們幾乎還不出他們手中 CDS 的「保險理賠金」、CDS 可能賣不掉的問題。而這些早一步發現市場不正常、透過 The Big Short 賺到一大筆錢的瘋子們,最終面對的是一個被資本原子彈炸過的美國經濟,還有一群不會為他們喝采的基金投資人。誰真正贏了?你可能會說這些瘋子們贏了,但這 2006-2008 年的煎熬(對比其他投資人的豐厚獲利)、每天早上醒來對於自己觀點的懷疑,我想都是對他們的心理的重重一擊。

投資成功的秘訣廢話在「買低賣高」,以低於資產 Intrinsic Value 的價格買進,以高於資產 Intrinsic Value 的價格賣出,這是最基本做多(Long)的價值投資。但放空(Short)要牽涉到的技術與心理層面更高,畢竟人類發展大致上是順向前進的,你需要更可靠的價值評估技術,更需要特殊的觀點與膽識下投資決策(噢,別忘了還有一群無法理解你到底在幹嘛的、想拿刀砍你的投資人),才有辦法在市場過熱時透過放空獲利。

價值投資者最大的考驗即在此,但當你跨過這個心理障礙、也願意把投資的時間拉長,最終結果也站在你這邊,往往這些 Unconventional Decision 會帶給你 Uncommon Return。這非常的困難、非常地違反人性,但也讓那些願意保持冷靜的人們得到獎賞。


哎,還有就是,幫別人管理資金實在太麻煩了,尤其在市場過熱或過冷的時候,投資人集體的不理性、加上每週每月每季績效的壓力,也會逼著冷靜理性客觀中立的超級操盤手做出不理性的行為。

不過也因為如此,願意深入思考的專業散戶也有打敗法人、打敗大盤的機會只要你願意如開頭我所摘錄的、Robert Frost 的詩一樣,“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閱讀筆記:Manners Maketh Man -- 禮儀,成就不凡的人

商業分析師:什麼是商業模式?不,請不要給我看《獲利世代》...

商業分析師:冗長分析便利商店產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