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ddy Business Note]「政大的啊,那你念哪個系?」
![]() |
Steve Jobs: "......an iPod, a Phone, and an Internet Communicator......These are not 3 separate devices, this is one device! And we are calling it--iPhone!!!"
|
讓我來講我的故事:
我也不例外,但其實並沒有非常喜歡別人這樣問我。
哈,非常非常的困擾,畢竟連我都不清楚我在念哪個系:
不太對,畢竟我是個沒有跑過大學報的「叛將」,
未來應該也不會投身媒體圈(......吧?天曉得!)
某@:「那就是雙主修的外交系囉?」
也不太對,因為修到最後我沒有想要當外交官,
朋友也都知道我嘴巴最常談的也不是國際政治國際關係反恐戰爭中國崛起......。
某a:「所以是國貿系!」
確實大三大四都泡在國貿系玩耍,朋友中有很大一部分跟國貿系有藕斷絲連的關係,
但是畢竟只有非正式的連結,沒有學位,沒有輔系,只有孤兒學程!
這樣看起來我大學四年都在鬼混嘛,沾醬油式的花了四年在各個學院遊學!
事實上我得承認:我並沒有想要取得任何一個學系的學位。
還記得剛進政大新聞系的時候,雖然嘴巴上反抗,
但實際上是要掩飾不知道未來要幹些甚麼的不安。
身為一個普普通通的高中生,剛踏進大學就把自己嫁給我不大認識的領域,
這......讓我非常驚恐,也一度蒙著頭想要轉系,不過冷靜下來,
和臧哥和其他長輩多聊聊之後,我才開始像今天這樣多角接觸的求學生涯。
後來我這麼想:
大學嘛,不應該被自己的系所身分綁住,反正我是來學知識、學怎麼看這個世界,
不是來變成身上被打「XX系」的罐頭食物,在還沒確定自己想幹嘛之前,何必簽賣身契呢?
這個想法當然遭到身邊很多人的反對,家人和老師以及朋友並不太懂我在做甚麼,
只覺得我在浪費時間。哈哈,不過還好我沒把他們的話全部聽進去,
否則會錯過很多很好玩的事情、很棒的人呢!
下面這張圖大概就是我這大學四年來的收穫吧:
"三個系各取所需,
相互為用。"
[[大學階段的學習,
我認為並不能真正地看到那個領域的奧妙,到了研究所,或是投入該領域實作,才能看到更深的東西吧?因此我覺得大學反而是培養一個個的「思考模式」:如何用多個角度看事情。有了這樣的態度,那麼念書就不只是背書,而是學習一套套
理解、解構、再建構的方法]]
三個領域不是各自獨立的,只要找到他們之間的連結性,
一樣可以變成一套又深又廣的分析工具,這過程中也可以交到這三個領域的朋友群,
不是很棒?喜歡就多試試看,大學時把握機會多接觸點不同的東西吧!
總之,不要浪費時間就是了。找一些你可以長時間喜歡的事情去做:
想念書就好好念,想外拍就變成外拍達人,想搞社運就多多充實內涵,
想交男女朋友就適時的拋下你的D3&LOL,想從政就多練習講(謊)話......
不要人家講一兩句就輕易放棄,專心一意的,誠懇地用行動說服周遭的人,
最終,"透過這些你想做的事情來重新發現這個世界,
然後再分享這一切發現給這個世界。"
你會發現,這輩子從沒有虛度過。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