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8月, 2014的文章

商業分析師:分析電商&通路業者的 4 大盈餘指標

圖片
之前寫過一篇 商業分析師:「做生意,收到口袋裡的錢才是錢。」 來談盈餘品質(利潤是不是真的轉換成現金?)的觀念,並且用我比較熟悉的通路業、電子商務業者的財務報表來解釋說明。那篇文章對於盈餘品質的討論,我所使用的工具有兩個: OCF / NI (營業現金流對稅後淨利比),以及和經營更為相關的 CCC 分析 (了解從進貨開始,一直到最後變成現金需要多少時間)。 但其實這兩組工具, 也只是初步了解營運狀況的入門而已 ,就我所主修的企業評價領域中,還有很多種討論盈餘品質的指標,而每一種指標都有各自適合解釋與分析的產業類型。簡而言之,OCF / NI 和 CCC 的確可以泛用於各種產業,不過如果根據產業和商業模式的差異、運用更為細緻的盈餘衡量工具, 藉由和競爭對手比較, 經營者和分析師就可以從中判斷出公司的優勢,或是從中找到營運上的「痛點」 。

Ask Freddy:「非本科系怎麼考企管研究所?」

圖片
哈囉學長,應該可以叫你為學長吧?我叫  J, 目前還在 M 大學就讀數位多媒體設計學系升四年級, 由於對企業家的故事一直很感興趣,所以從 Steve Jobs、Warren Buffett 到 Elon Musk 相關的書籍或文章都喜愛閱讀, 後來才發現自己對於投資及企業很感興趣。 這幾天看到陳學長 分析 Tesla 的文章 寫得非常有趣, 因而想發這封Email請叫學長一幾個問題。 1.想請教學長大學是念新聞和外交專業, 什麼機緣會讓學長想考取企管研究所? 2.如果非相關科系想考取企管研究所,那該如何準備呢?

商業分析師:當經濟成為習慣,假設就是義務 -- 經濟學教我的 5 堂課

圖片
回頭看大學五年,我認為經濟學是塑造我目前思維方法的骨幹。那些在政大經濟、財政、國貿與金融等幾個系所課程中打下的經濟知識基礎,某個程度形成了我現在思考很多事物的習慣,有的是生活中現象的解讀,對媒體訊息的觀察,但我所謂的「經濟思維」最主要還是用在商業與策略的分析上。今天就來分享我從經濟學訓練中學到的幾堂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