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ddy Living Note]「種一棵樹。」

Source:http://suchan88.deviantart.com/art/four-seasons-tree-123689490

我沒種過樹,但我很喜歡「看人種樹」:
除了欣賞天然的四季變化,也欣賞植樹者的細心修剪,
遵循著自然法則運作之外,也可以看到人類「選擇的智慧」。

顧整個大學階段,盡可能的「多元」、「跨領域」,
一直都是我學習上的最高指導原則。
所以我從很早開始,就決定跨出新聞系,跨出傳院,
走進外交系,走進商學院,在這方面盡可能的努力充實各式各樣的知識,
學習溝通,學習國際關係的折衝,學習縝密的邏輯思維和策略訓練。
除此之外,我也很幸運的有機會可以去結識不同領域的朋友、師長,
試著從他們腦中挖出我所不知道的知識、經驗、與眾不同的想法,
然後試著在我自己的腦中、文字中,轉換成更有價值的事物。

非常享受,也很習慣這個跨界的過程:
Charlie Munger&Benjamin Franklin的精神指導,
也持續鼓舞我朝向個人思維模型的「多角化」發展,
而正如同我曾經跟志鏞學長分享的,我認為「商業管理」是個我非常有興趣,
它似乎可以整合我過去所思、所學、所想的事務,並且用在學習經營組織的旅程,
如果我能在學習企業經營的理論與知識當中,
融入一點政府政治、溝通散佈、經濟環境、歷史借鏡,那,
商管領域的學習、管理理論與實務的鍛鍊,確實我最想要使用的平台。

當我抱持著這些想法、申請上政大企研所的五年一貫、
和一群台灣最頂尖的碩士生&老師一起探索商業管理的世界時,
我才發現這一切,並沒有我想像中的那麼容易,
在一次次企研所課堂上和老師之間的應對(攻防),我才逐漸了解到自己的不足。

去在大學部的「舒適圈」待太久了!
讓我誤認為自己還是能以自己的努力及天分「多方涉獵」,
在高學分壓力、高度分散的修課組合中,依然能維持的不錯成績,
這雖然堵住了周遭眾人的唱衰,但久而久之也養成了「我啥都能做」的傲慢,
說實話,我曾經心裡有這樣的想法:
只要我想要,我可以征服所有的人文社會科學領域。

管這份「由自信劣化的傲慢」,帶我突破了眾多大學等級的社科領域,
也因為這個過程,我得以在日常生活中用不同的人文觀點來看世界,
但真的往上走,踏入研究所領域,
我才知道過去在大學時,所學所征服的僅僅是學海中的一片倒影,
真正豐富、由歷代傑出學者專家們所構築的「城堡」,正巍巍地矗立在我眼前,
有許多和我一樣、比我更為傑出卓異的人才,正努力地向前邁進。

我到此時才真正的領悟到自己的限制,自己的不足。

使我幸運地擁有眾多過去誤以為是「才能」的「興趣」,
今天在真正專業專精的領域中,我只能選擇「我最擅長」的某一項,
持續磨練、精煉,把它變成MBA通才教育強調的「既廣且深」的「深」。
真正能讓我出類拔萃、達到卓越的項目只有一個,所以「超人般的專心致志」,
才是當我跨進更高階段後,在競爭環境中生存下來的唯一做法。
只有持續抱持著謙虛的態度,審慎的查驗自己的不足,
才有可能變成該領域的「專家」。

該怎麼面對其他重要、難以割捨的「興趣」呢?
我想,就把他們當作是「興趣」以及「基本常識」吧!
他們總有一天會變成關鍵時刻幫助自己的一股巨大力量:
而我們只有在回顧的時候才會發現這一點。

如同想要種一棵枝葉繁茂的大樹,
除了「剪枝」(選擇你可以達到頂尖的領域)
還必須要留下許多美好的「分枝」(興趣、嗜好、第二專長)
幫你遮擋夏季的陽光、在秋季飄下美麗的紅葉、在冬季沉潛,
在春季時化作最好的土壤養分。

「時時查驗,但別因此輕視了過去努力培養的價值。」
只有在展望未來的同時,尊重自己的核心價值,我們才能向前邁進。
---------------------------------------------------------------------------------
創新與創業研究社群@Google+一起種一棵創創精神與實務的大樹!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閱讀筆記:Manners Maketh Man -- 禮儀,成就不凡的人

商業分析師:什麼是商業模式?不,請不要給我看《獲利世代》...

商業分析師:冗長分析便利商店產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