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ddy Living Note]「來自Glen的動態:強者與弱者之別。」

者我朋友Glen今天發了一個發人省思的「好」動態,
他說的這些話我深有同感:因為在我的求學過程中,
有幸可以在政大就近觀察許多的「強者」,跟在他們身邊學習成長,
我也發現真正的「強者」,就如同Glen所描述的一樣,
態度「親切待人,溫和謙遜」,對於專業「有所堅持,但虛心接納」。

一陣子在網誌中有提到華威國際創投的張景溢董事長
依我的認知和志鏞學長的判斷,應該就是屬於這樣的人,
從對於產業分析的研究執著,到聽每一場演講都會仔細做筆記,
從面對林百里董事長還是能堅持自己的專業,到將自己的成功歸於「幸運」,
我想張董事長恰恰是Glen和我心中標準的「真強者」。

又想到一個多禮拜前,曾發了一個動態談「提問」這件事:

"其實不太喜歡某些人的提問方式:說了很多自己對於報告主題的資訊認知,
然後包裹了很多問題丟給報告人處理。這種方式不會讓提問者顯得高明,
過多且不精準的提問,也讓講者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說穿了,這種問答方式,常常在浪費時間呀。"by Freddy Chen

天早上在準備寫這篇文章時,我又再次把這篇文章拿出來反省,
「提問」確實是一個可以看出強者與弱者之別的好機會,
當「弱者」連珠炮似的,「打包問題」、「硬塞資訊」、
一副「我很強,講話很大聲」,
其實在專業人士的眼中,只顯示出自己的自大與無知;
相反的,「強者」在演講之前努力做功課,
演講中仔細聆聽、發展「精確」的問題,
我就曾在演講中碰過這樣的「強者」,
在前面一堆「弱者」咄咄逼人說了一堆後,
「強者」只用短短的一句話,
精準的提問讓在場包括我在內的「弱者」深深佩服。

這,才是真正的強者,不用特別誇大自己的長處,
強者生活的每一天都活得像強者,
謙虛的,有紀律的增強自己。
當真正的強者一出手,就有十足的把握。

「個人」的層次是如此,「組織」也是如此:
最能夠適應環境,基業長青的企業,往往是最有學習能力的組織。
當「學習」成為習慣,意味著整個組織承認自己的無知,
而承認自己的無知,才是組織學到更多能力的開始,
也只有不斷地順應環境的變化,從領導者到基層員工抱持著謙遜的態度,
用心體察顧客和利害關係人的利益,並在過程中努力尋找創造價值的新方法,
一個企業組織才會「從優秀晉升卓越」,「維持卓越以致基業長青」。

以律己的「嚴」,是對於自己專業的嚴謹與堅持,
寬以待人的「寬」,是對於他人專業的尊重與吸收,
所以當我們的目標是成為個人or組織層次的「真正強者」時,
個人和組織的道理是相通的,「謙遜」之外,也要有所「堅持」,
但更要有「紀律」來維持前面這兩個美德的運作,
這也是我每天都在練習的目標,看新聞,寫文章,參加演講,
認識很多很強的人,因為想變強,就得到「偉大的航道上」

共勉之!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閱讀筆記:Manners Maketh Man -- 禮儀,成就不凡的人

商業分析師:什麼是商業模式?不,請不要給我看《獲利世代》...

商業分析師:冗長分析便利商店產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