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ddy Business Note]「社企創新:給魚、給竿後的下一步思考。」
創新,是為了解決問題;社會創新,是解決社會問題!
之後會用「社企創新」的專題欄位,來觀察社會企業與創新的新鮮事。
大家早安!清新的早晨就應該配清新的創新案例,
這篇由社企流 Social Enterprise Insights所提供的文章,
正適合讓我們分享、反思一些社會創新的好例子。
近年來社會企業的專案中,有不少是以「幫助弱勢族群」為出發點,
尤其是為生活困頓所苦的街友,更是許多團隊想要幫助的對象,
因為有這些團隊的努力不懈,嘗試著用創新的方法解決社會問題,
我們可以看到街友們從「給魚」的乞討,進化到「給竿」的賣口香糖、原子筆和面紙;
另外,這些年The Big Issue Taiwan的努力,精緻化了這種「給竿」的過程,
也讓街友不再被汙名化為「骯髒&令人恐懼」,
而是一群「努力想要脫離困頓」的奮鬥家。
然而Mr. Friedrich一直在思考:這樣就夠了嗎?
我們若仔細觀察的話,仍然會看到路人面對賣東西、賣The Big Issue的街友,
依然用一種有色眼鏡,面對熱情地街友時,選擇無視、冷漠、快步離開,
結果,只是換來街友們無奈與失落的神情,
到底,問題出在哪裡呢?左思右想,發現問題還是出在「自信心」上。
過去關於街友的社會創新,重心一直放在「給魚」轉換到「給竿」的過程,
街友們可以從乞討者的身份,轉變為具有一定謀生技能的人士,
這個過程,除了可以讓街友創造自己的經濟價值,
「可以掌握自己的命運」的想法,也是心理層面的激勵。
但我們必須考慮到,並不是每個街友都適合去賣東西、賣雜誌,
如果硬要一個不善買賣的街友去做這些事情,肯定做不好,
也只會讓他們遭遇再一次的信心失落。
所以社企流這篇談到的<英國街友變身最在地導遊>,
我認為就是很棒的社會創新,
不只是給魚給竿,也讓他們能做自己最有自信的事情:
有誰比街友更能摸清楚倫敦市區呢?這種專屬於他們的技能,
才是真正大幅提升自信心與工作熱忱的社會創新。
http://www.ghcf.co.uk |
例如更進一步的讓街友與他們所賣的雜誌有交集、有互動,
只有讓他們知道自己在賣什麼、做些什麼,
才有可能進一步地點燃熱情與自信,為自己和社會創造更多價值。
突然想到曾經看過一位社會企業家說過下面的話,大致上是這樣說的:
好的社會企業家,不是將自己的「布爾喬亞創新方法」套在弱勢者身上,
而是細心地觀察,耐心地建構,找出真正能幫助他們的方法。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