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分析師:創意經濟,來自於生活實踐。
近日學業、個人計劃等事情繁重,但仍然有幸在一整周通勤的時間裡,
拜讀了學校科管智財所 李仁芳 老師的著作<創意心靈:美學與創意經濟的起手式>一書,
在短短 200 頁左右的這本「小書」中,我從中得到了一些啓發,可以和大家分享。
這本書主要在談「藝術」、「文創」、「創意創新」等概念,
在包括日本、泰國等地形成富有當地色彩的「美學經濟」,
李老師在這本讀起來像是列國遊記、用字典雅洗練的書中,
背後卻也精準且犀利地,點出 2008年(出版年)的時候,
台灣發展文創/美學經濟的諸多限制。從老師的文字論述中,
我回顧了金融海嘯過後,科技業等「製造思維」所面臨的瓶頸,
而同時社會有一群有識之士,希望能以「創意」帶動經濟發展的聲音。
過去(甚至現在),台灣大部份的產業仍以「製造思維」、「苦力經濟」為出發,
強調資金、原料與製造等流程,經過這 30 年左右的戮力發展,
我們很驕傲地擁有全世界頂尖、品牌廠商賴以為生的供應鏈管理,
而不只是狹義的製造業,其實台灣大部份的中小企業,不論提供產品或服務,
基本上是以這種「製造思維」來經營企業,花比較多的心思採行成本領導策略,
在過去台灣生產成本尚低的階段,和大企業一同創造了台灣的經濟奇蹟。
然而微利時代當前,缺乏自我品牌的台灣製造業也面臨挑戰,
產業國際化的狀況下,成本領導策略的優勢逐步喪失,
有能力透過打造品牌、或提升研發實力,
透過創新&創意造就差異化的業者,才有生存下去的機會。
也因此如同開頭所提,「創意經濟」的想法應運而生,
這樣的想法不只是在餐飲服務業、文創產業,
也有製造業先進如廣達,開始把「創」的元素融入組織內。
但是我們看到錢投下了、文創園區蓋了、各種獎勵措施提供了,
國際級的設計大獎通通抱回家了,好幾位導演把榮耀帶回來了,
我們還是沒有順利的像李老師書本中,所列舉的諸多國家一樣,
發展出獨特的「美學/創意經濟」,這究竟是為什麼?
借用李老師在書中的邏輯思維,會發現我剛剛所提的,
包括「錢」、「地點」、「機會」...等,固然是創意經濟發展的條件,
卻不是最重要的條件。當我們可以把同樣這幾個條件套在製造業上,
就會發現這些政府過去所做的、現在正在做的、甚至未來會繼續提供的,
其實都不是發展創新、創意、創業經濟體的「關鍵零組件」,
說穿了,只擁有這些,我們仍然不脫「製造思維」的捆綁困境。
那麼,要做什麼樣的事情,才可以發展出「創意經濟」?
我滿認同李老師的想法。他認為其實真正的創意、創新、創業家精神,
其實來自於「生活方式」,說白一點,為什麼有些國家城市,
可以變成時尚之都?變成藝術之都?可以創造出矽谷?
固然人為的戰略位置、資源投注是要素,但真正讓米蘭成為米蘭,
紐約成為紐約,倫敦成為倫敦的因素,往往在於歷史淵源,
以及居民和空間互動中、生活實踐中,所產生的「文化」使然。
例如在書中,老師就對於我也非常喜愛的日本京都,有許多著墨,
走進京都的感覺,不只是古色古香的建物,傳統的京懷石料理,
和當地的人們接觸,不論是古典和服,還是現代時裝,
都能感受到舉手投足之間的「京都式典雅」,
這種感覺,到同樣是文化之都的金澤,也能感受到類似的氛圍,
但即使如此,京都的「雅」,和金澤的「素」,還是各自的美好特色。
這些城市文化的造就,不是光靠資金和政府努力就能堆砌起來的,
但他們還是能創造出屬於自己的「創意經濟」,其所依恃之物,
即「文化」,即當地居民的生活習慣、生活體驗。原來,
「創意經濟」的真正寶藏,其實就藏在每一個人的生活當中。
不過對於一個學習管理的人而言,這樣的答案似乎令人不知所措,
看起來「創意經濟」無法管理規劃?但其實這樣的想法也不甚正確,
繼續以金澤為例:其實金澤也曾經隨著日本歷史的演進,
面臨了戰略位置不再、人口外移的困境,許多傳統的技藝,
像是古蹟修復、漆器、金箔等,亦面臨了文化保存的危機,
透過企業和政府的合作,今天我們才有機會欣賞這美麗的文創都市,
去享受日本第一溫泉旅館:加賀屋無微不至的服務。
既然「創意經濟」的底土來自於「生活實踐」,
那麼政府和企業在這當中的角色,便是去共同營造所需要的環境,
除了資金、地點之外,更重要的是對於既有文化資產的保存及推廣,
並嘗試著和小老百姓們合作,一起創造真正的創意經濟。
以台灣來說,雖然不及日本有千年的歷史資產,
但我們還是有屬於自己的文化,例如傳統辦桌的總舖師,
例如公館林立的咖啡館聚落,例如高雄港都的再造重生......,
唯有透過生活中的教育,喚醒人們和土地間的連結情感,
準備好前面所提的軟硬體,並且細心、耐心的等待人民的自由揮灑。
還記得幾週前去高雄看黃色小鴨,有幸搭乘遊輪繞一圈光榮碼頭,
船上的解說員特別令我印象深刻:除了熱情&專業的解說之外,
更讓我感受到她對於高雄這座城市的熱愛,並驅使她更進一步的親近土地,
並用同樣的熱忱,和我們這些外地來的遊客,分享這個她最愛的地方。
我想,這正是創意經濟的真正源頭:生活實踐在高雄的展現。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