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分析師:為什麼要寫【商業分析師】這一系列文章?


最近對於【商業分析師】這一系列文章著墨甚深,想想整個四月開始至今,
都被歸類在商業分析師這個類別,我很訝異這幾篇「很硬」、用財報講策略的文章,
還是滿多人欣賞的,也陸續收到很有價值的回饋,Page View 也超越了平均表現。
不過這一系列的文章就這麼直接開始寫了,好像還沒有交代寫這一系列文章的理念,
於是這幾天稍微整理了一下思緒,想來和大家分享一下「為什麼寫?」這件事。

會開始寫這種新形態的文章,關鍵的引爆點在我這學期選修政大科智所邱奕嘉老師的課。
這門「產業創新與競爭策略」的課程,某一周我們談到 Amazon v. Barnes & Noble 的案例,
在幾乎每一組都圍繞著無關痛癢的、管理或行銷學課本就可以找到的標準答案鬼打牆時,
奕嘉師選擇去檢視財務報表,去比較兩間公司的損益表、用杜邦分析來拆解 ROE,
帶我們看這兩間公司,即使 Barnes & Noble 幾乎拷貝、甚至超前 Amazon 的網站經營模式,
但也只是「幾乎」而已,因為在獲利模式以及成本結構上,並沒有徹底地調整過來,
而終究無法產生和 Amazon 相互抗衡的力量。雖然最後的結論,
看起來只是再次證明「創新者的兩難」的組織管理論點,不過老師特別強調一點:

什麼是破壞式創新的力量?不只是反映在商業模式和產品上。更重要的是,
創新的力量將體現在獲利模式以及成本結構的改變上,而這種改變將會顛覆主流市場。

產業創新課程:用財報來講創新策略的黑板遺跡

和很多 MBA 的朋友們都聊過後才發現,每次上完邱老師的課,
都有一種被狠狠敲了一下的感覺。那次「創新與成本結構之關係」的教訓,
確確實實地拓展了我的眼界,讓我開始去把一些過去學到的管理概念、
財務報表分析的知識,試著全部串起來。我再一次的去翻閱《好策略,壞策略》,
重新體悟到「好策略需要一套前後協調一致的行動配合」,假如你把創新這件事,
視為面對不確定的經營環境時,希望能大幅突破現狀的商業策略,
那麼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創新需要與獲利模式緊密配合」的道理是如此重要了。

5 ~ 10 年左右的跨期財務報表分析,其實是能最直接觀察一間公司或產業獲利模式的方法。
過去自己做投資分析,就已經頻繁的和財務報表接觸過,但都僅限於特定公司的研究,
現在也開始學會把一些經濟分析的方法帶進來,去觀察產業獲利結構是如何影響公司獲利。
有趣的是,這些知識其實很久以前在接觸 Porter 五力分析、產業分析時就已經學過,
但一直到現在,我才感受到量化的財務報表,和上面這些質化的管理概念相互對話時,
管理概念因為數字而顯得更穩固可靠,數字則因為管理概念而變得格外有意義。

所以可以理解為什麼有人說:
創新=創意 x 商業化,質化的創意發想,與量化的商業價值,缺一不可。

老師說,商學院學生的優勢即在於「質化與量化的腦中對話,並據此產生獨特觀點。」
尤其在科技管理領域,要怎麼讓 R&D 聽你的?不是把自己裝成懂技術的半桶水 R&D,
而是要依靠質化的邏輯推理的能力,和量化的數字概算及佐證推理結果,藉此說服對方。

【商業分析師】寫作的出發點即在於此,儘管受制於目前分析的能力,
下筆剖析商業模式迷霧的能力仍落後專業一大截,但這也就是寫這系列文章的意義,
目的就是要「練習」,質化與量化資訊不斷地在腦中對話、辯論的練習,
這也是頂尖企管顧問在短時間內要診斷出問題,最重要的本領。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閱讀筆記:Manners Maketh Man -- 禮儀,成就不凡的人

商業分析師:什麼是商業模式?不,請不要給我看《獲利世代》...

商業分析師:冗長分析便利商店產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