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筆記:一些個案討論課的經驗與感想
原本這篇想要這個學期結束後再寫的,不過我真的怕到時候自己忘記而遺憾終生,哈哈。今天不談商業分析、不寫商業短評、也不評論我看了哪本書產生哪種心得,卻想說一下關於這學期滿感恩、覺得自己非常幸運的一件事:在邱奕嘉老師「策略創新」的課堂上,遇到一群願意用心投入在個案討論的團隊夥伴們。
個案教學是從 Harvard Business School(HBS)引進的教學方法,HBS 是天下第一商學院,所以這種個案教學法大概也因此散佈到世界各地,HBS 也為各地商學院的老師們開設相關訓練課程。個案教學法雖然也有缺點存在,但卻能讓缺乏高階管理工作經驗的 MBA 們嘗試模擬決策情境、試著扮演決策者的角色來處理個案中的問題。
其實,個案教學法的精神,不在於透過個案來了解產業 or 企業的知識,而是試著培養 MBA 們能夠建立一套分析企業內部能力&外部環境、並且設計出解決方案的邏輯(當然產業及企業知識是 Bonus,例如我就從 Intel 和 Samsung 的個案中大致瞭解了半導體產業怎麼運作)。我知道有不少人(老師和學生)分析個案的第一步是想辦法拿管理工具,例如五力、SWOT、PEST......等來套,但一來管理工具必定有其應用上的限制,使用不當則運用錯誤; 二來,我總覺得個案討論最有趣的地方,不是回答老師們給的題綱、也不是去整理個案中描述的「事實」,而是在一片霧茫茫、伸手不見五指的模擬決策環境中,找到個案作者「沒有寫出來」的那些策略關鍵點。
所以我自己每次看個案都會抱持著一種「質疑」的心態:為了教育的目的,個案作者是不是藏了什麼秘密在文字敘述背後呢?企業領導者嘴巴說的「策略」、「競爭優勢」真的是那樣嗎?量化的財報數字能夠佐證質化文字所描述的事實嗎?......只要有一絲絲的疑惑,我就會在個案空白處寫下一些評論,之後和夥伴討論時可以一一釐清這點(要逼自己不去 Google,逼自己去想更深入)。所以每次看到我的個案都會破爛爛的,上面畫了一大堆線、標了一大堆問號......這就是我準備個案的方法。
然而這種準備方式不能「獨善其身」,還要有好的個案討論夥伴才能發揮最佳效果。就以這學期來說,我在邱老師策創課程中就碰到一群相當認真的、「好的個案討論夥伴」:對我們這組來說,把個案看熟(當然包括難纏的附錄)只是基本功而已,其實更要想辦法在討論前就形成一些獨立的看法與邏輯,而且這些看法和邏輯必須要有附錄、數字去佐證,才能在接下來的討論中被寫在討論紀錄上。
這學期課程滿幸運的是,團隊很完整:我和亮璇&士瑋對於財報的敏感度有一定程度,欣芸、弘軒和景尤則是對科技行銷有頗深厚的認知,而我自己的觀察是整個團隊對於數字總是抱著「戒慎恐懼」的心態,我們的討論、每一次的陳述背後都內建了數字推演的結果。這種討論方式滿扎實地,也能幫助我們看到一些個案沒有寫、隱藏在文字背後的商業秘訣。
我滿享受每一次討論「激烈交鋒」的過程,常見的對話有點像:「我覺得這個要這樣想?」「嗯......這個論點有證據來佐證嗎?」「在個案這裡、附錄這裡」......,然後整個團隊成員在接下來星期二的課堂中盡情的參與老師帶個案的過程,偶而心中暗自竊喜課堂中討論的「咱們之前討論過程中都有想到耶!」的愉快感。
其實邱老師在授課大綱中寫得很明確:個案課收穫最大的時間點,其實是在小組討論的過程中,上學期和小七、偉德學長、瑜真修「產業創新」時有稍微感受到; 這學期上策創,有比較確實地抓到那種感覺了,而搭配平常相對廣泛的閱讀,我覺得自己和夥伴們都持續進步中。
個案討論原來這麼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