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短評:仔細讀完華研音樂(8446.TW)年報後,發現的驚人事實。

圖片來源:聯合新聞網

最近有《聶隱娘》不夠文創的新聞,就讓我想到&稍微研究一下華研音樂(8446)這間經營不錯的文創業者,以及他歷年的年度報告書。個人覺得他的年報對於音樂產業的挑戰及機會描述滿透徹,也詳細說明了華研在華人音樂業界的競爭優勢在哪裡...如果是想要做音樂相關文創產業的朋友,應該要好好讀一下這間公司的資料,滿多值得參考的點。不過今天不想花精神去討論他的財務狀況,倒是想討論他的商業模式、競爭優勢&策略。

劃線版的年報在這裡http://bit.ly/1SBGnJS


先說結論好了,華研的競爭優勢、或者是說「護城河」在於:

規模經濟 X 轉換成本 X 網路效果,這三者的整合。

首先得描述一下產業的特徵。仔細想想,音樂&演藝其實是一個滿需要規模經濟的產業,為什麼呢?

行銷推廣成本、設計及開發內容的製作成本肯定不低,也必須面對很多行業風險(藝人不紅、失控、跳槽、內容被盜......)。業者必須要想辦法,去降低成本、去管理風險...要做到這些事情則必須形成一套管理制度,而能打造一套制度的業者必定有一定的規模,這也是為什麼會說音樂產業仰賴規模經濟的原因。華研是唯一一家有能力整合音樂產業上中下游、並形成管理制度的公司,這讓他擁有規模經濟的優勢、並間接製造出一種用成本堆砌起來的進入障礙。

其次,音樂產業的核心是「著作權」和「經紀權」,大多時候這兩個資源是分屬不同單位的,但華研由於很多歌手是由自己的農場系統培養出來,這兩個權利相對其他同業則是抓得很牢。緊握著作&經紀之後,你所能做的事情就很多啦!一來華研有辦法有效管理旗下藝人的演藝生涯路徑,打造獨特的偶像品牌; 二來,讓華研手中有更多的資源可以靈活運用、規劃策略性活動,不管是在線上音樂的談判桌上、演唱會的設計、旗下藝人之間跨界合作...等。這些自由度讓華研有辦法管理風險,也能讓他更積極地變化出不同的營運模式。

此外,藝人從華研這邊得到好的職涯規劃、國際舞台,甚至是退場機制,這也會吸引其他優質的藝人 or 潛在藝人加入華研的陣營; 華研則透過「蒐集」優質的藝人,降低平均的管理費用、形成規模經濟,發展更完善的職涯規劃、更大的舞台......。當形成這種良性循環時,現有的藝人會想離開嗎?只要一離開,就不能享受華研這個跨國大平台的噢?這種轉換成本對多數的藝人來說實在太高了,況且留下來真的好處多多,還有機會跟其他藝人一起相互拉抬彼此的聲勢,何樂不為呢?

當然,演藝事業的核心是「藝人」,是他們的舞台魅力使這個產業創造產值,對於每一間業者來說都是。但華研不一樣的地方是,他想辦法把「魅力」這件事情變得能夠管理、能夠變成一套制度,導引旗下藝人的舞台魅力,變成能夠創造更高價值的個人品牌,試著讓藝人的價值不再只是黏在藝人身上而已,更可以變成企業的資產。

華研的價值不是只有 SHE 這些藝人牌而已,更重要的是他背後那種把藝人魅力變成個人品牌塑造的能力。

這種能力,讓華研音樂不再只是傳統聽命於藝人的角色,而是變成藝人在發展演藝生涯的管理顧問、生意夥伴,降低流動率,今天變成可以規模化、能股票上市的商業模式。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閱讀筆記:Manners Maketh Man -- 禮儀,成就不凡的人

商業分析師:什麼是商業模式?不,請不要給我看《獲利世代》...

商業分析師:冗長分析便利商店產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