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ddy Living Note]「捐錢是落實企業社會責任的下下策。」


緣際會,
得以選修
政大企研所的課程,
提早體驗國內頂尖
商管研究所的生活。
雖然要養成預習和複習
的習慣非常辛苦,
但只要肯做,
在課堂上所見所聞,
將遠遠超過課本裡所學。

如,前一次的「組織理論與管理」課堂中,
管老師談到了對於當今企業社會責任的想法,我對此深深感到認同。
他認為,企業要好好達成社會責任的方式,
不應該是弄一個基金會,捐點錢給弱勢團體、教育機構,
(當然,在討論這個問題時必須要先排除企業節稅的可能性。)
然後說自己有好好「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


不,「這是最糟的回饋社會方式。」
乍聽之下會覺得很奇怪:怎麼捐錢還要被罵?不然你還想要怎麼樣?
但這其實是一個相當被動、企業沒有好好扮演「企業應有的角色」的做法。

想達成企業的社會責任,最好的方法就如同管老師的意思,
將自己的企業定位為「社會企業」:
企業的存在目的、生產的產品及服務,是為了要解決人類的社會問題。
例如老師上課提到從「研究用」的顯微鏡轉作「醫療用」內視鏡的Olympus
從家電製造商,搖身一變成為「提供人類一套綠色生活」Panasonic
我自己則想到什麼都可以發明出來的3M
用道路的「反光片」守護駕駛人的安全;
當然還有IBM、喜憨兒麵包、Big Issue的構想.......這些,
才是達成企業社會責任的好方法

多人以為「社會企業」注定賠錢,是腦子壞掉的人才會玩的玩具;
也有人說資本主義還是壓榨人的吸血鬼,企業社會責任是毒藥外的糖衣。
這些說法,都是沒有深刻了解企業社會責任與社會企業的錯誤言論,
相反的不只是大型的社會企業賺錢,還是有不少小的社會企業,
在世界的各個角落,在不景氣中屹立不搖,
努力的作為落實效率與公平正義的均衡點而存在著呢。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閱讀筆記:Manners Maketh Man -- 禮儀,成就不凡的人

商業分析師:什麼是商業模式?不,請不要給我看《獲利世代》...

商業分析師:冗長分析便利商店產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