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ddy Living Note]「力量,一直都在你身上。」

Source:http://www.putclub.com/uploads/101122/506346_102109_1.jpg

天和大三的Sam學弟有機會聊了一下最近的狀況。

前他為了去交換(他一開始不太滿意那個學校)
還有以後出路的問題(之前掙扎在國際關係學術or會展管理的岔路)
我們有一些討論,我也跟他分享一些我自己的想法,
而到了昨天,當他非常高興的跟我說「嘿,我爸媽支持我走會展這條路」時,
我也感到發自內心的快樂,畢竟認識他好一段時間了,
一直都知道他有從事會展、PR或是行銷的天賦,我也有很多次鼓勵他走這條,
然而之前他一直被關在「自我身分認同」的困境,
一直到最近,終於鼓起勇氣和公務員的爸媽聊到這個,意外的得到認同與鼓勵,
也可以預見,如果往後持續在這個可以善用他天賦的領域努力打拼、堅持下去,
我想未來他肯定是個卓越、能闖出一片天的人,
因為,Sam找到了他的「志業」(Vocation)

實除了Sam,之前我也有很多機會做這種類似「輔導」的工作,
今天回想起其根源,大概是從教會成長的過程中,
一直有大哥大姊做為榜樣,我們會很自然的去找他們問問題(信仰、作業、升學)
到了我們成為其他人眼中的大哥大姊時,雖然現在教會這種「制度」比較少了,
但偶而還是會和一些年輕一輩的孩子們,用聊聊近況的方式給他們意見。

了大學,這樣「被輔導」的機會比較少了,有很多事情要自己想辦法,
但除非是自己很有動力、很有目標的去建立自己的計畫,
走自己想要走的路,否則多多少少,還是希望有個「前輩」協助引導。
所以等到我升上大二以後,因為沒有跑大學報、又常常往別的地方跑的關係,
就會有時間和精力,充當一群學弟學妹的「顧問」,
給他們一些建議,有時拋出一些(我其實自己知道答案的)問題,
希望他們也能自己思考、能夠藉此「省時省力」的找到他們的目標,
然後,依靠屬於自己的力量,開始完成夢想。

得我當初只是純粹的,想要幫一些「後輩」省時省力,
不過搞到最後發現,原來這個幫助他們找到「志業」的過程,
其實反過來,幫助我定位自己的「志業」:
顧問性質的工作(目前的目標是成為頂尖的創投資本家,給錢給專業)
說我幫助了這些後輩多少多少其實不對,
反過來我得感謝這些和我聊過的每一位朋友,
和他們互動的過程、聽到或看到的故事、每一個追尋自己夢想的「個案」,
因為有這一切,我才明白自己仍需要不斷的努力、向前邁進,
才能夠永遠跑在前頭探路,幫助更多的人去找到自己的志業與夢想。
我也得感謝上帝,給我這麼多機會認識比我年輕,
但比我傑出一百倍一千倍的朋友,跟這些人相處,
每天鍛鍊、練習,我想自己也比過去強了一點點吧。

後我想說的是:
我們每個人都有追尋自己夢想和志業的熱情與能力,
上帝為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放了特別的天賦,
期待你去善用它,藉此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加美好。
和這麼多朋友「聊過」了,我才真正明白,
如果要成為一個頂尖「顧問/輔導/導師/....../創投家」,
重點不是你多行多厲害,而是透過自己不斷精進的專業角度,
丟出幾個好問題,啟發你要幫助的對象去發現「嘿,其實我可以改變些甚麼。」
點燃他們去「做些甚麼改變」的熱情,指引他們找到適合的工具,
最終我們都會驚訝的發現,其實,「力量,一直都在自己身上。」
恭喜Sam,但別再試著用世俗的眼光看事情,記得依靠上帝!
也恭喜許多和我聊過,並因此離夢想更近一步的朋友們: )

幫助人們找到自己的力量、夢想、志業,
這是我,陳子恩,覺得世界上最棒的工作。

「因為能幫助你們找到志業,就是我的志業。」

延伸閱讀:「原來,我一直都是這樣想!」





------------------------------------
歡迎到創創MBA研究群找我聊聊天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閱讀筆記:Manners Maketh Man -- 禮儀,成就不凡的人

商業分析師:什麼是商業模式?不,請不要給我看《獲利世代》...

商業分析師:冗長分析便利商店產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