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 always ready to step up and take that shot." Ray Allen 儘 管每天都會打開 Blogger 看看流量,看看以前寫的文章, 不過今天才發現:原來我已經將近一個禮拜沒有寫文章了。 雖然確實是可以用「最近超忙」、「不想為寫而寫」等理由, 給予長久以來支持我寫下去的人們一個交代, 也確實在每一天,在 IBM 的筆記本上塗鴉著新發現和靈感, 試著在生活中找到下一個寫作的題材和概念。 但也就只是這樣而已。 雖 然概念是記錄下來了,靈感的種子也播下了, 但就是缺少把這些不錯的點子拓展,然後轉換成文字分享給大家。 當我每次打開筆記本時,總是告訴自己「嘿要記得寫出來喔!」 然而搞到最後,我最近已經搞不清楚當我拿出筆記本準備記錄的當下, 是為了捕捉思考邏輯上每一個迸發的點子、之後發展成概念 ? 還是,只是因為完成「把筆記本拿出來紀錄」這件事而感到愉悅 ? 這 兩件事情有決定性的不同:對我而言, 前者的精隨在於「實踐」,轉換點子成為基於脈絡的概念, 這是創意與創新的動力來源,是種培養創造力的做法; 然而後者似乎完全不必花任何的代價,沒辦法讓你更進一步拓展思緒, 依我的經驗來講,這種做法只會有這樣的結局: 今天覺得非常不錯的點子,如果沒去試著研磨它,你也可以試試看, 過兩三天不去理會它,當你再次打開時,這個點子你只會越看覺得越破爛, 最後,你不會再理會這個最初真的很不錯的想法。 所以我們需要實踐每個點子。 用文字來練習整理這自己想出的點子,就是最簡單最日常的實踐方法。 透過經常地練習寫作,往往能激發出更兼具邏輯以及創意的論述。 其 實我一直有個感覺:你在筆記本的紙上所寫下的每一筆劃, 所深刻記錄下的點滴筆墨,是「活著」的, 並不會因為寫下之後、闔上筆記本之後就失去生命, 如果不對我們曾經所思、所想、所寫、所畫, 抱持著近似於「親情」、「愛情」的執著, 我想再偉大傑出的點子,終究會變成人腦中無用資訊的一部分。 如 果說從點子要變成創意,需要多方涉獵的思維整合, 那麼從創意變成更具生產力的創新,則需要實踐再實踐,需要經常練習, 而只有透過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