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012的文章

談簡報#001:簡報的三個層次。

圖片
往 返於傳播、商學等學院的緣故, 有滿多機會可以上台做簡報, 也因為這些機會的需要, 看過坊間有不少談簡報的書, 不少專家寫的 Blog , 當然也 少不了令人驚豔 or 不知所云的演講 ...... 。 所以在此分享一些簡報這條路上的心得: 也就是 「簡報的三個層次。」 (圖片來自於 SalfordStudySkills )

[Freddy Living Note]「這是誰給你的?」

圖片
Source: http://mrzine.monthlyreview.org/images/Sources_of_Wealth_for_the_Wealthiest_Americans.jpg 今 天早上傳播法規期末報告,正好我們組做的是「股市財經節目」相關的議題, 報告完之後,我開始一邊整理老師及同學的點評,思緒又悄悄地飄到別的地方: 這個人民皆股民的時代,什麼東西才是 「財富的本質 ? 」

[Freddy Living Note]「種一棵樹。」

圖片
Source: http://suchan88.deviantart.com/art/four-seasons-tree-123689490 我沒種過樹,但我很喜歡「看人種樹」: 除了欣賞天然的四季變化,也欣賞植樹者的細心修剪, 遵循著自然法則運作之外,也可以看到人類「選擇的智慧」。

[Freddy Living Note]「經常練習之必要。」

圖片
"I'm always ready to step up and take that shot." Ray Allen 儘 管每天都會打開 Blogger 看看流量,看看以前寫的文章, 不過今天才發現:原來我已經將近一個禮拜沒有寫文章了。 雖然確實是可以用「最近超忙」、「不想為寫而寫」等理由, 給予長久以來支持我寫下去的人們一個交代, 也確實在每一天,在 IBM 的筆記本上塗鴉著新發現和靈感, 試著在生活中找到下一個寫作的題材和概念。 但也就只是這樣而已。 雖 然概念是記錄下來了,靈感的種子也播下了, 但就是缺少把這些不錯的點子拓展,然後轉換成文字分享給大家。 當我每次打開筆記本時,總是告訴自己「嘿要記得寫出來喔!」 然而搞到最後,我最近已經搞不清楚當我拿出筆記本準備記錄的當下, 是為了捕捉思考邏輯上每一個迸發的點子、之後發展成概念 ? 還是,只是因為完成「把筆記本拿出來紀錄」這件事而感到愉悅 ? 這 兩件事情有決定性的不同:對我而言, 前者的精隨在於「實踐」,轉換點子成為基於脈絡的概念, 這是創意與創新的動力來源,是種培養創造力的做法; 然而後者似乎完全不必花任何的代價,沒辦法讓你更進一步拓展思緒, 依我的經驗來講,這種做法只會有這樣的結局: 今天覺得非常不錯的點子,如果沒去試著研磨它,你也可以試試看, 過兩三天不去理會它,當你再次打開時,這個點子你只會越看覺得越破爛, 最後,你不會再理會這個最初真的很不錯的想法。 所以我們需要實踐每個點子。 用文字來練習整理這自己想出的點子,就是最簡單最日常的實踐方法。 透過經常地練習寫作,往往能激發出更兼具邏輯以及創意的論述。 其 實我一直有個感覺:你在筆記本的紙上所寫下的每一筆劃, 所深刻記錄下的點滴筆墨,是「活著」的, 並不會因為寫下之後、闔上筆記本之後就失去生命, 如果不對我們曾經所思、所想、所寫、所畫, 抱持著近似於「親情」、「愛情」的執著, 我想再偉大傑出的點子,終究會變成人腦中無用資訊的一部分。 如 果說從點子要變成創意,需要多方涉獵的思維整合, 那麼從創意變成更具生產力的創新,則需要實踐再實踐,需要經常練習, 而只有透過各

[Freddy Living Note]「滿懷喜悅的擁抱世界末日。」

圖片
應 景一下,今天放鬆心情來聊聊「世界末日」。

[Freddy Business Note]「人脈得優先考慮的3件事。」

圖片
上 周華威國際創投的張景溢董事長 ( 也是企研所學長 ) , 來到我們國企的課堂上演講, 和我們談了好幾個他的人生閱歷經驗、 投資標的選擇之基本原則,和幾個他們做過比較具代表性的案例。 班上同學可能比較記得他和廣達董事長林百里先生之間的交情, 順應著我們的提問,學長也談了不少關於「人脈」的看法。 回家之後,我也和老爸討論關於「人脈的問題」, 整理學長和老爸的看法,再用我自己的話,以及 4C 架構的觀點來重述, 「人脈」的建立至少要有下面 3 個重要的面向可以注意到: 1. 「人脈」的重點不是建立,而是經營: 人 脈的建立不是「遞名片」、「我跟你念過同一所學校」、 「我和你媽媽很熟」 ...... ,因為總會碰到遞更多名片、身段更柔軟的人, 這些方式人人都有可能做到,且就是會有人比你更有「關係」以至於「沒關係」。 很多時候,只有不厭其煩的聯絡潛在的人脈 (C2) 、花多一點時間幫他們想辦法, 投入、經營這段「感情」,或許才有可能獲得青睞: 而更重要的是,所謂的「經營」,不僅限於到「取得人脈」的階段, 相反的,人脈的取得才是後續一切的開始。 2. 「人脈」的經營必須仰賴專業與實力: 我 們已經知道遞名片、送禮物等低階手段,並不能帶來人脈, 學長的個人經歷可以給我們一個不錯的示範: 他與林百里的結緣,是來自他過去在中華開發所作的一個案子, 由於那次的案子與研究報告做得非常的出色,最後也因此得到肯定。 學長說,人脈真正的建立,不是一起吃過幾次飯來決定, 而是你自己的專業,即使你的大顧客一開始反對你的看法, 你仍能據理力爭,最終受到尊重與採納的這個過程後, 穩固堅實的人脈才得以永久存續下去。 門口的敲門磚散的到處都是, 只有擁有受人尊敬的實力與專業,才能真正的打開眼前的大門。 3. 「人脈」的經營以誠信維繫,並以信任鞏固: 專 業與實力 (C1) 是基礎,也是人脈穩固的重要條件, 然而在商場上,尤其是華人社會,只有「誠信」 (C3) , 以及之後的「信任」 (C4) ,才能建立起其它競爭對手難以跨越的「護城河」。 即使有其他的大客戶想要打聽其他客戶的商業機密, 能不能在威脅利誘下堅守自己的商業道德 ? 又或

[Freddy Living Note]「教會組織學:找回核心價值。」

圖片
安藤忠雄設計的「光之教堂」 Source:http://granadilla.pixnet.net/blog 台 灣基督長老教會目前面臨的最大問題之一, 是教會人口結構老化,青年人口的流失: 青年比較傾向去靈恩、福音、校園、小組等形式的教會。

[Freddy Living Note]「真。吸引力法則。」

圖片
「吸引力法則」表示當一個人努力的期望某些事情的時候,只要你是「打從心底」的認定,宇宙自然會有力量吸引這些你需要、期盼的東西靠近你,最後這些力量會引導你得到你想要的,最後你就會美夢成真。 這 幾年,或許是經濟社會景況不佳, 坊間出現滿多關於「成功學」、 「吸引力法則」 、「正向思考」的書籍, 試著用「想」的力量,去鼓勵每個目前深陷泥淖的人們, 至少在黑暗中給予人們一點點的的希望微光 ...... 。

[Freddy Business Note]「一招半式闖江湖。」

圖片
Source:  http://danhanssel.com/dan/ 前 幾天,因為期末報告訪談的原因,我跟著這學期國企的夥伴們, 到台北車站二樓的星巴克,採訪某美食集團的前高階主管。 事前我們當然蒐集了大量的資料,也根據這些資料提了很多問題, 這堂課是國際企業管理,我們尤其關注在其國際化的計畫、策略 ...... 等, 我們 ( 至少是我 ) 想: 這樣應該準備充分了吧 ? 我們的問題問得算周全吧 ? 抱持著充分的自信來準備這整個下午的訪談。 但 我們發現,問題的方向有一半都錯了: 因為他們完全沒有所謂的國際化策略。

[Freddy Business Note]「唸MBA,就像學習福爾摩斯探案。」

圖片
Sherlock Holmes @ Baker Street Source: http://s1.djyimg.com/i6/710162334201898.jpg 記 得之前和 Tim 閒聊的時候,我們有談到彼此對於 「嘿,台灣的發展出了什麼問題。」的意見與看法, 我從商業與經濟面切入這個話題, Tim 則從社會與政治的角度分析, 雖然解析的路徑和部分結論不同, 不過我們都非常認同問題的根源是來自於同一件事:

[Freddy Living Note]「Keep Finding Your Vocation.」

圖片
「嗯,顧問也是: 甜蜜的負荷。」 Source:   Paro帕羅-用圖文擁抱生活可愛之處 前 幾天和學弟放課後聊天,聊了一下近況和計畫, 當我們聊到他前一陣子積極投入的印度國際關係研究時, 先是一陣子的沉默,然後他有點失意的跟我說: 「Freddy, 我想我不適合走研究這條路, 我還是想做一些Event Mgmt.的事情。」

[Freddy Living Note]「助人為快樂之本。」

圖片
Source: http://247freetips.com/wp-content/uploads/2010/11/word-cloud-mentoring.png 回 顧過去,自己一直是喜歡找前輩、長輩聊天的人, 從他們身上學到很多重要的人生態度,以及許多做人做事的眉眉角角, 我尤其喜歡聽他們說自己的故事,因為透過這種方式, 可以讓他們的閱歷,轉化成我「經驗庫」的一部分。

[Freddy Business Note]「慢慢慢想,多多閱歷。」

圖片
「我的讀書筆記,整理自天下雜誌493期」 最 近託姊姊買了 Daniel Kahneman 的新書 「快思慢想」 , 非常推薦大家去買一本回家看看, 不只是因為 Kahneman 是行為經濟學、 前景理論 ( 噢,外交決策分析 ) 的宗師, 也不只是這本書時在是翻譯得太好、 讓我一口氣把他看完, 更重要的是,這本書所談的, 是「人的思考方式」, 並且用許多生活化的例子來驗證: 「慢想型的領導,才會有好的決策。」

[Freddy Business Note]「軸轉人生(1):What Is Pivot?」

圖片
Source : http://lisasuttora.com/wp-content/uploads/2012/05/best1.png 「精實創業」 是不少目前的網路創業家都看過的一本書, 中有提到很多不錯的觀念,匯集而成所謂的「精實創業法則」, 像是商業筆記 最早寫過的MVP 就是一個例子, 其他還包括「願景 - 策略 - 產品」金字塔、 BML 循環、 3 種成長引擎 ...... , 不過,我覺得最重要的還是「軸轉 (Pivot) 」這個概念, 所以我想用 5 篇文章左右 的篇幅,來談談 Pivot ,除了自己整理思緒外, 也想和大家談談 Pivot 的「 3W1H 」 (What / When / Why / How Pivot ? ) , 中間會穿插一些商業界的組織管理故事, 有時是我個人或其他人的人生經驗。 在這一系列文章,希望大家會發現: Pivot 不只可以用在創業與商業,當個人發展碰到瓶頸時,也可以試著 Pivot 呢。 所 以「軸轉人生」的第一篇文章,就先來聊 「 What Is Pivot ?」

[Freddy Business Note]「商業直覺這件事情。」

圖片
雖 然我非常開心地答應要寫一篇關於「商業概念」或「商業直覺」的文章, 不過實際構思該怎麼呈現、表達我要的意思,卻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畢竟,我非常明白自己所學有限,實習、實務經驗也沒有如同儕般亮眼, 我不敢說我真的擁有什麼「商業概念」、「商業直覺」, 但假設真的有的話, 我想大部分來自於「商人家庭」和「跨域思考」這兩個要素:

[Freddy Business Note]「Blog3.0的時代。」

圖片
今 天下午和家徵在總圖前面巧遇,準備去東亞所辦的「中共十八大」座談會, 快步行走的過程中他聊起 「也想開一個部落格寫文章」 的事情, 不只是因為我正如此做,前一陣子 The Huffington Post 的資深編輯, Chris C. Anderson 來演講時, 也鼓勵政大學生可以先從累積自己部落格的專業開始 。 一方面很高興自己一直以來的做法有一些媒體人說法的支持, 另一方面也促使我再次思考: 為什麼 Blog 又復活了呢 ?

[Freddy Business Note] 小品集#6:「第二次還會來,才是生意。」

圖片
今天看到 Tech Orange( 噢,科技新聞的果園 ) App 下載次數多,並不代表絕對成功 這篇文章, 心裡有些自己的看法,可以和大家分享: 「第二次還會來,才是生意。」

[Freddy Living Note]「當科技碰上文化批判。」

圖片
今 天早上看到 「科技發展使人們開始失去耐心」 這篇文章的時候, 無巧不巧,剛剛好完成「文化批判」課程的期中報告, 驚訝的發現,他們兩個都在談同一個內容: 「科技發展與社會的關聯及互動」

[Freddy Living Note]「從團體面試到生態系統。」

圖片
平 常大約兩三天就會發一次文, 最近因為在準備政大商學院的研究所甄試, 同時又猛烈地進入了期中考週, 時間壓縮下只能任由這塊文字的農場荒蕪數日。

[Freddy Business Note]「徵人啟事:和我們一起玩創新。」

圖片
如 果是定期關注「商業筆記」的朋友, 會發現頁面的右邊欄中多了個Facebook的框框 , 是的, 商業筆記也成立「專頁」了, 有興趣的請點我吧 。 除了利用臉書的平台發布「商業筆記」的文章外, 我有時也會貼一些政經時事新聞, 以一個「我是創業者」的角度來看這些事件,不僅增廣見聞、整理思考, 反覆練習成為一個商業創新者,用自身擁有的人文思維出發, 重新定義被科技領域領導已久的「創意、創業、創新」, 當然,最後也希望藉由擴散這種思維,對這個社會造成一點影響力, 背後也期盼台灣能變成「人人都可以是創新者的社會」。

[Freddy Business Note] 小品集#5「噢,你們都不懂我...」

圖片
首 先,給大家看看 hTC 和 Sam ,為之前推出的旗艦機種、所拍攝的兩支 CM , ( 感謝在巫立宇老師的國際企業管理課堂上,有學長先做過兩者的比較 : D) hTC One 自由落體還能拍照之王: Sam GaX S3 似乎無所不在無所不能: 話 說今天細讀 挺 hTC  王雪紅:誰當老大難說 這篇報導, 其中有一句記者是這樣寫的:

[Freddy Business Note]「ReThinking: Top reasons why start-ups fail」

圖片
昨 天Inside翻譯了一篇 李開復博士發布的 〈 Top reasons why start-ups fail 〉 , 點出他認為新創公司失敗的幾個理由,非常有參考價值, 在這邊用我自己的理解和語言來和大家分享:

[Freddy Living Note]「這樣當然討人厭...但真如此?」

圖片
翻 開827期的今週刊, 除了封面故事外, 最吸引我的反而是 劉黎兒 女士的專欄 「這樣當然討人厭」 。 非常罕見的,用了強烈的字句刻畫日常生活中, 某些人「討人厭的說話」情形, 舉凡裝腔作勢的高談闊論、搶話題的自我中心、 不當好漢盡提當年勇、 幸災樂禍於他人當年的糗事、 言不及義的廢話連篇 ...... 等, 最後, 作者為這通篇陳述的話語下了個註解及結論: 「噁心」。

[Freddy Business Note]「F=m*A,噸位與加速度。」

圖片
昨 天組織管理課堂上, 管老師拋出了一個問題讓大家思考: 「日本相撲和美國相撲,哪個比較厲害?」 這個問題背後在談當今企業組織, 如何在劇烈變動環境下生存的重要因素, 在課堂中也聊到台灣目前的產業發展困境。 如 果一個企業、一個經濟體要強盛, 或許可以拿牛頓第二運動定律來思考: 考慮企業和經濟體的「加速度」以及「質量」。 加速度指的是將概念商品化的速度、 追蹤新時代潮流的靈活度、快速適應環境的彈性; 質量則指涉企業、以及經濟體的產值、 手中獲取的資源、或是取得資源的便利性; 只要其中一個要素相對於競爭對手是零, 那麼將會很難在變動環境中生存下去。 台 灣一直以來的優勢,在於將概念商品化的超快速度, 這也決定了目前我們在國際經濟體下扮演的角色。 但這個優勢,其實是歷史經驗、教育體系不斷累積的成果, 這有賴於高教與技職的平衡、大型與中小型企業的平衡。 只不過當其他質量更大、速度卻不亞於台灣的經濟體出現, 像是媒體最近一直在吵的韓國、部分新興國家等。 嗯,我們知道,該糟了! 行 文至此,突然覺得這個商業物理學架構, 和「精實創業」的精神頗為接近: 台灣這樣的小型開放經濟體,就跟新創企業一樣, 不是大企業的縮小版,而是如同一兩個禮拜前, IC 詹來學校演講所說的:新創企業是大企業的相反。 總體而言,台灣在國際市場中的「質量」不夠大, 必須要將「速度」提升到極致才有可能生存; 然而國內又面臨了大企業盤據及缺乏創新、 新創企業又無法順利出頭的環境, 加上教育體系中,不良的高等教育學生超額供給、 優秀的技職教育學生嚴重不足、基礎科學研究缺乏、 社會還不鼓勵跨領域人才發展 ...... 等, 這些都讓國內無法創造出一個可以順利「加速」的環境。 外 交一向是內政的延伸,同樣的, 國際經濟的定位,有賴於國內環境的養成, 對目前的台灣經濟來說, 只有將這裡的環境調整成「新創事業的樂園」、 積極拉拔新創企業、中小型企業,鼓勵大型企業創新, 不是給予資金,而是提供政策、教育、科學研究的支援, 更重要的是,讓這一股「加速」的力量, 是朝著「全世界」的方向前進,而不是停留在滿足國內的需求而已, 網路事業

[Freddy IPE Note]「中國改革開放的過去未來。」

圖片
新企畫: 每周閱讀 兩篇經濟學人的文章, 內容主要針對 政治經濟等 大環境的探討與分析。 這週我們先從 中國新接班人 習近平開始談起, 並回顧一下 中國改革開放的進程。 參考原文@ The man who must change China:Xi Jinping 如 果我們要看 改革開放以降的中國發展, 大致上可以把它分成三個階段:

[Freddy Living Note]「失敗了,但打不死。」

圖片
「如果你察覺:做某一件事情樂此不疲,嗯,那很可能就是你的志業 (Vocation) 。」 ~ Edward Chen,  我的父親、人生導師 以及朋友 星 期五早上, 得知無緣進某所口試榜之後, 我的心境是這樣的:

[Freddy Business Note]「商業筆記Q3報告」

圖片
其實這個計畫想了很久囉: 想幫商業筆記弄一個,嗯, 類似財務報表的成績單, 來衡量看看她最近的表現。

[Freddy Living Note]「Real Life Online:實名制x虛擬實境。」

圖片
OZ, 夏日大作戰。 這 一兩天常常做 虛擬實境遊戲的夢, 該怎麼說呢, 就好像 "The Matrix Series" 的電影一樣, 只不過你知道自己 身在那個虛擬世界: 像是前天的 虛擬實境大富翁, 你就真的像扮演的角色, 在完全仿照台北市的地圖中買房子、設路障、賺錢 ...... ; 也像昨天的虛擬實境中,如同 CS 的第一人稱射擊遊戲, 或許是高中有打過靶,知道真槍的重量和後座力, 嗯,真的還滿像現實生活中的情況。 雖然這些夢的結局,導致我非常規律的, 照計畫中的 5:30 被嚇醒,不過有趣的是, 夢醒時分,我也因此可以對未來網路發展做一些有趣的想像。